
2003年春天,内蒙古通辽市吐尔基山矿区传来惊人发现。3月的一个工作日,爆破工人在炸山取石时,意外炸出了一面人工堆砌的石墙。更令人惊奇的是,石壁上还残留着用墨汁书写的奇特符号。矿区负责人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重要文物遗迹配资免费体验,立即叫停施工并上报。
当地文物部门闻讯赶来,经过初步勘察,确认这是一处古代墓葬。考古队随即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发掘工作。当墓道完全显露时,一条长达30米的甬道呈现在众人眼前。甬道两侧绘有风格粗犷的壁画,画中人物面目狰狞,露出尖锐獠牙。这些特征让专家初步判断,这很可能是一座辽代契丹贵族墓葬。 穿过幽深的甬道,考古队遇到了第一道障碍——一块巨大的封门石。费尽周折移开封门石后,竟又出现一道木质墓门。由于年代久远,木门已与门框紧密粘连,考古人员不得不整体拆卸。 进入墓室后,眼前的景象令人意外。这个不足10米深的墓室显得十分简陋,长宽仅4米左右,与想象中贵族墓葬的规模相去甚远。但当灯光照亮墓室顶部时,精美的壁画让所有人惊叹不已:皎洁的明月下,桂树婆娑,玉兔静卧;另一侧则是墨线勾勒的太阳,中间栖息着一只展翅的火鸟。 墓室中央停放着一具通体鲜红的彩棺,棺身上绘满展翅的凤凰图案,四周悬挂着精巧的铜铃。经鉴定,这具柏木棺椁制作工艺极为精湛。墓室内还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,包括铜器、金银器、漆器等,许多器物上都装饰着象征皇室的龙凤纹样。 由于墓室条件限制,考古人员将彩棺整体运回实验室。开棺后,发现墓主人身着11层华美丝织衣物,内衬金线纹饰。X光检测显示,这是一具女性遗骸,头戴冠饰,耳佩金环,颈挂三条金链,手腕戴着双龙手镯,脚踝系着铜铃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尸体通体呈现不自然的黑色。 进一步检测揭开了这个谜团:从遗骸腹部不断渗出水银,正是导致尸体变黑的原因。经化验确认,这些水银是在死者下葬时被注入体内,用于防腐。通过对骨骼的重新测定,墓主人年龄被修正为30-35岁。 结合墓葬规格和出土文物,专家推测这可能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女——阿不里公主之墓。据《辽史》记载,这位公主因参与谋反被囚禁致死,年仅三十余岁。这也解释了为何这座贵族墓葬没有墓志铭——按当时礼制,获罪宗室不得立碑记述生平。 不过,关于墓主人身份的最终定论,仍有待更多考古证据的支持。这个发现为研究辽代历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,也留下许多待解之谜。 发布于:天津市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